李舜臣〔明代〕
午日蒙恩泽,彤庭既醉归。此时仍逸兴,相与及馀晖。
林壑闻多美,朋曹觉近稀。如何草玄思,不暇览芳畿。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来日苦短黄子邕同赋 其一
刘炳 〔明代〕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人生如朝露,不如啸歌置酒临高堂。
春风不到九泉下,盛年一去难再芳,老行及之徒悲伤。
青湘逢廷对人归因问时事
乐雷发 〔宋代〕
次韵审知十三日四绝
赵蕃 〔宋代〕
潇湘八景图·潇湘夜雨
叶茵 〔宋代〕
题李子立知县问月台
杨万里 〔宋代〕
缘识
宋太宗 〔宋代〕
题饶州酒务厅屏
刘季孙 〔宋代〕
侄安节远来夜坐三首
苏轼 〔宋代〕
偈颂七十一首
释了惠 〔宋代〕
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涛颠倒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