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
从此引鸳雏。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暮冬夜坐寄岫禅者
释重顯 〔宋代〕
和赵周锡制干峡中韵四首
袁说友 〔宋代〕
蜀士月彦和寓张魏公门馆,用予见张钦夫诗韵
杨万里 〔宋代〕
偈颂一百零九首
释可湘 〔宋代〕
岳阳楼望洞庭
甄龙友 〔宋代〕
延秀阁和顾太湖韵
马湘兰 〔明代〕
几复寄槟榔且答诗劝予同种复次韵寄之
黄庭坚 〔宋代〕
榴皮题壁
孙唐卿 〔宋代〕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
赵蕃 〔宋代〕
溪上
释永颐 〔宋代〕
休文垄上阴云起,雨涨定安桥下水。渔人莫倚满溪流,见说长蛟剑为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