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翱〔唐代〕
李翱
李翱(772~841年),字习之,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凉武昭王李暠十三世孙,北魏司空李冲十世孙,贝州司法参军李楚金之孙。会昌元年,卒于襄阳,谥号为文,故称李襄阳、李文公。曾从韩愈学古文,推进古文运动。思想上,一生崇儒排斥佛老,认为孔子是“圣人之大者也”,主张言行应以儒家的“中道”为标准。著有《复性书》《李文公集》。
题道岩二十韵
黄诰 〔宋代〕
阆州新井县丰山镇慈光院殿柱有咸平三年寇莱
王灼 〔宋代〕
次高若虚韵
章甫 〔宋代〕
一枝花 药方
王处一 〔金朝〕
偈颂十二首
释原妙 〔宋代〕
白沙昭利庙
于石 〔宋代〕
颂古四十五首
释慧远 〔宋代〕
水调歌头·十里深窈窕
辛弃疾 〔宋代〕
霜天晓角 其一
华岳 〔宋代〕
情刀无斸。割尽相思肉。说后说应难尽,除非是、写成轴。
帖儿烦付祝。休对傍人读。恐怕那懑知后,和它也泪瀑漱。
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
苏轼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