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汾〔金朝〕
细柳斜连长乐坡,故宫今日重经过。一时人物存公论,万里云山入浩歌。
白发归来几人在,青门依旧少年多。自怜季子貂裘敝,辛苦灯前读揣摩。
李汾
金太原平晋人,字长源。为人跌宕不羁。工诗,雄健有法。举进士不第,一度为史馆书写。后为恒山公武仙行尚书省讲议官,又与仙不合,逃走被追获,被囚绝食死,年不满四十。
郑德言亲睹洛伽观音相遂依所见绘画朝夕严奉且求赞语敬题其旁
郑清之 〔宋代〕
具足圆通性,一念本昭彻。佛我与信心,是三无差别。
凡人未见圣,如渴以河说。佛身忽现前,如水印秋月。
心精自开遮,见根匪优劣。念中有大士,珠璎百宝结。
补陀洛伽相,在在犹日揭。是名为正观,倒想作奇绝。
稽首圆通尊,兹念无起灭。非相亦非念,不盈复不阙。
唯然观自在,无眼耳鼻舌。
慈相寄居同院何子感寒仆已似安何尚未出似闻
王洋 〔宋代〕
游东郊以园林无俗情为韵得情字二首
冯时行 〔宋代〕
九日小圃菊花有开者病疡不能泛一杯把玩而已
曾几 〔宋代〕
先公三池祠室学官相传占为公署同年李南才毅
李流谦 〔宋代〕
青楼怨寄郭生 其二
景翩翩 〔明代〕
兀坐掩房栊,捧心讵娇态。闻说金张儿,懒出堂前拜。
和谢安国求砚
王炎 〔宋代〕
和高与权
戴复古 〔宋代〕
送传一新西上
王迈 〔宋代〕
百字令 指中庵性命次序
李道纯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