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

苏轼 苏轼〔宋代〕

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
何处低头不见我?四方同此水中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替你送行时没有酒也没有钱,规劝你饮一杯武昌的菩萨泉。
低下头哪里泉水不能照见我?四方之地都如同这水中天。

注释
酌:斟酒,饮酒,这里是以泉水代酒。
王子立:苏轼弟子,苏辙的女婿。
四方:指各处;天下。

鉴赏

  这是一首送行诗。诗的开头一、二句“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描写了诗人自己为王子立送行,因为囊中羞涩,无钱买酒。但是作者心中是否因此而内疚呢,当然不是。因为诗人苏轼是一个清静、淡泊之人,他以一种达观的态度来对待人生,虽然是无酒无钱,但也毫不介意,酌一杯清甜的菩萨泉,以水代酒,照样可以见出真情。这首诗的三、四两句“何处低头不见我?四方同此水中天。”寓含禅意。《楞严经》说:“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摩地。”作者由菩萨泉之名联想到水天之佛,由泉水映出自己的影子联想到“修习水观”,此处泉水可以照见“我”,别处的泉水不也是同样可以照见“我”吗。四方之水,如菩萨泉一样,水中映人,水中映天。末尾两句正是劝告人们“修习水观,入三摩地”,进入禅悟之境。 ▲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您喜欢

仁化锦石岩 其三

符锡符锡 〔明代〕

锦刹聊支倦目开,极知幽胜藐逢莱。天花故向岩头舞,星汉翻从地底回。

雾拥香炉增缥缈,江涵石佛转溁洄。云车鹤驭曾何事,皂帽青袍只自来。

三诗寄郭古夫 其一

赵蕃赵蕃 〔宋代〕

巫峡闻归旆,潇湘说定居。若亲千里面,曾捧一缄书。

山桧风霜老,江枫日夜疏。穷秋已凉冷,体候复何如。

冲密禅人求赞

释宗杲释宗杲 〔宋代〕

佛祖有密语,有说即不密。
密禅画吾真,密意已漏泄。
如析栴檀香,片片体非别。
密意在其中,密亦如是说。

上湖广总领赵郎中

曹彦约曹彦约 〔宋代〕

总角为儿百未更,已陪先进识项名。
惯闻似觉雄风近,因问从知看日明。
千里未迎天子诏,一同先说长官清。
吏师况有桐川旧,敢向题舆问去程。

李邦直见邀终日对卧南城亭上二首 其二

苏辙苏辙 〔宋代〕

东来无事得遨游,奉使清闲亦自由。拨弃簿书成一饱,留连语笑失千忧。

旧书半卷都如梦,清簟横眠似欲秋。闻说归朝今不久,尘埃还有此亭不。

半山寺三首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日边赐额寺名新,鸡犬犹迎旧主人。
见说小儿齐拍手,半山寺主褁头巾。

读秦始本纪

释智圆释智圆 〔宋代〕

纵欲劳民殊未已,阿房望夷相次想。
后来风俗昧其由,妄说秦皇能役鬼。

自玉泉至青溪三十里无人烟云是四川赴汴都大

曾黯曾黯 〔宋代〕

蜀人在昔朝京路,斥堠摧颓草木深。
马驿锦官俱改辙,兽蹄鸟迹动惊心。
生人采捕祠乌鬼,强客椎埋隐绿林。
何日五丁开故道,关河北望可沾襟。

访方台卿黄玄通李廷叔三友留酌

李英李英 〔清代〕

藏修耽阒寂,淹贯有群才。欲结莲花社,追欢竹叶杯。

因知如管鲍,相见即陈雷。况此高阳会,焉能不醉回。

腊月初三日虏人攻城以强弩射退获捷

赵万年赵万年 〔宋代〕

四围钙鼓震天鸣,虏骑平明尽逼城。
万弩应弦因退走,却疑城上有神兵。
© 2023 孔孟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