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荔支诗 其六
释今无 〔明代〕
有香有色蕴仙葩,锦石山前百姓家。六龙辛苦西王母,错向昆崙洗玉瓜。
题雪竹赠人 其二
虚心节节自玲珑,松柏何曾独耐风。一线月纶照深雪,与君长在月明中。
送黄迂父明府之任故城
艰虞行万里,叱驭过王遵。正值烽烟日,能敷冰雪春。
仙云依树色,暑气动征尘。供役虽旁午,君才却胜人。
韶石舟中 其八
无事孤骞兴,秋江一棹寻。不因今日役,亦有此时心。
星起猿啼泽,人醒月在林。更寻何处宿,前路一灯深。
送丘太史曙戒还都改除用周鹤田韵 其二
一曲骊歌去惘然,珊瑚洲畔惜离筵。浑无宝玉归清橐,祇有琴书拥画船。
民朴也知生爱戴,僧閒犹自感周旋。他时不禁遐思处,花弄晴春月满天。
榴花歌赠王九如
君不见竹林之下高韵长,高阳徒侣当年亦复气锵锵。
更有庐山谷,醉石之上陶元亮。偃蹇肮脏并閒雅,胸中笔底汪汪乎不可一世而跌宕。
岭南鼻饮有古风榴花香,况乃产乎王生之故乡。
醁酃虽美不足尝,不足尝乡中之物浇中肠。锦心绣口成文章,眼底青云看可上。
手中綵笔人莫当,吾将欲与王生招隐泉,三生石上恣商量。
使汝一杯兮,乃知乎向者八人之膏肓。
持福堂成移植刺桐树 其一
刺桐移种福堂前,柔干融融带海烟。布叶未能遮晓日,开花先爱起枯禅。
土痕蚀退根初定,雨气侵多色更鲜。留得故人遗意在,婆娑吟弄自年年。
至阳山雨不得登韩文公书院
韩公书院在三峰,斜雨濛濛坭屐踪。数簋青蔬多守阃,一江寒浪印诗筒。
湿云断绩当山缺,水碓丁咚着晚舂。作令阳山仙不及,终朝閒卧对高松。
送尚钦臣赴阳春令
两度栽花春日深,儒生经术济时心。乱离百姓真堪惜,跌宕材华岂易寻。
琴拂金徽原有调,僧怀茅屋动孤吟。习家池馆嫌多事,案牍閒应对石林。
宿三岔河
何处堪投宿,连衣枕白沙。中宵霜似箭,一夜泪如麻。
掷石投山鬼,穿林起乱鸦。髑髅常伴饮,谁畏盏中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