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绂〔明代〕
暂将踪迹寓京畿,海鹤江云处处飞。老托孤藤随作伴,贫收碎帛破成衣。
吟边灯影同清夜,别后钟声隔翠微。愧我浮名苦相伴,何缘参谒叩禅扉。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元规道人览予心说作颂见寄次韵奉答
张继先 〔宋代〕
一半儿
白朴 〔元代〕
送僧
释文珦 〔宋代〕
用前韵作雪诗留景文
苏轼 〔宋代〕
句
孟宾于 〔五代〕
赠寇国宝三首
陈师道 〔宋代〕
又同饮李太史宅时太史尊人孝廉在坐
温纯 〔明代〕
郊行几度驻江干,江上多君赋考槃。苍翠松姿春不老,蔚蓝山色夏犹寒。
开尊重引探奇兴,投辖还兼舞綵欢。共向隆中占象纬,弓旌行指卧龙滩。
霜叶飞·绣屏开了
张炎 〔宋代〕
如梦令·卧看西湖烟渚
张元干 〔宋代〕
缘识
宋太宗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