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六月请俸张簿摄邑止支其半因却还之
虞俦 〔宋代〕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释正觉 〔宋代〕
寄金坛汤进卿
顾逢 〔宋代〕
再次韵
陈造 〔宋代〕
木兰花慢 和陈思济 洞霄诗集卷九
刘元 〔元代〕
题来将军括苍送行卷
方回 〔元代〕
采桑子·谁将一点凄凉意
晏几道 〔宋代〕
寄南徐刘员外二首 其一
齐己 〔唐代〕
竟陵兵革际,归复旧园林。早岁为官苦,常闻说此心。
海边山夜上,城外寺秋寻。应讶嵩峰约,蹉跎直到今。
偈颂十七首 其八
释智愚 〔宋代〕
有意待不来,无心忽会面。顶发垂丝,眼光如电。说尽湖海风波,论量柴米贵贱。
更有一处少人知,也是重安眼上眉。
题郭季宽晓耕宿钓二图
杨冠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