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赠李元法

刘志渊 刘志渊〔金朝〕

绵绵一气冲关节。熏蒸遍流百脉。聚归乾鼎,象成龙虎,性情感结。精变高超越,功七返、九还无阙。炼成大药,通神显用,觉香味,遍身泄。焕吐丹光皎洁。晃灵台、一点如雪。常清常净,无馀无欠,圆明莹彻。显出真心月,射宇宙、了无尘屑。耸太虚法相,无生神妙,镇千万劫。
刘志渊

刘志渊

金道士。河中万泉人,字海南,号元冲子。童时不作嬉戏,事亲至孝。慕仙学道,后遇长春真人丘处机于栖游庵。金末兵乱,避于绵山。卒年七十九。

猜您喜欢

简查仲明

章甫章甫 〔宋代〕

佛法若大海,我生犹蚊虻。
饮少腹已满,鼓翅作微鸣。
查侯饱禅学,如说且能行。
有如辽天鹤,岂受网罟婴。
有身未免俗,时时还入城。
篮舆过茅屋,无异同条生。
相见非何事,说法俱纵横。
妙处固不二,其实无所争。
愿君更方便,除我疑惑情。
要如两圆镜,相照交光明。

谢三提干召饮三首

陈造陈造 〔宋代〕

宾筵笑语杂丝弦,说到山翁更粲然。
衰鬓岂应妆面侧,陈编只合粉袍前。

答汤升伯因悼紫芝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紫芝曾说子能诗,开卷如亲玉树枝。
古佛写成翻水偈,天仙遗下步虚词。
的然沈谢何难识,逝矣应刘不可追。
寂寞西湖三尺墓,谁携斗酒一浇之。

八月二十四日同审知登塔山用审知前载九日留题之韵作二首时彦博归及常山 其一

赵蕃赵蕃 〔宋代〕

郊原莽莽吹黄埃,馀暑已去若复来。昨宵一雨为苏洗,晓兴坐觉飞崔嵬。

平生诗盟有徐孺,笔力可挽狂澜回。要明两眼费双脚,作计似我何疏哉。

兹游只欠王子在,见说归书一纸开。追随正复听君乐,流浪如我空增哀。

吾邦此山颇高绝,泛菊况堪临季月。要当相与一杯酒,只恐因之又成别。

颂古九首 其六

释思岳释思岳 〔宋代〕

一句举扬宗旨事,法堂上草亦须荒。回头却说人间话,大地山河常放光。

光未明,无有佛,三条椽下好商量。岑大虫,岑大虫,澧州水,朗州峰。

静夜

晁说之晁说之 〔宋代〕

此身飘荡久,静夜得幽情。
月色随窗尽,泉声到枕轻。
老夫方读易,稚子莫谈兵。
似说归期近,嵩阳学自耕。

次韵郑省仓见寄

方岳方岳 〔宋代〕

老年梦不到歌姝,一笑离尊孰与娱。
岁事沈沈江上月,时情泛泛水中凫。
路贫如此谁来往。山意於人定有无。
牢落不堪持说似,诗成时一寄奚奴。

桂枝香 秋阑

程颂万程颂万 〔清代〕

层层卐字。又勒住斜阳,勾人情思。窄径弯环,褪了些儿苔翠。

深深几曲回廊隐,剩流萤、越防飞至。个侬行处,半身遮断,夹纱衫子。

料不是、慵扶倦倚。是怯了西风,吹梦帘底。十二周遭,不见那回双髻。

蓦禁风露中宵凭,认昨夜、星辰如此。玲珑一角,莫教偎捻,海棠红泪。

促拍满路花

杨泽民杨泽民 〔宋代〕

双眼滟秋波,两脸凝春雪。尊前初见处,琴心绝。千磨百难,石上琼簪折。人非天样阔。车马难通,奈何没个关节。
深盟密约,啮臂曾流血。须知弦断有,鸾胶接。别离日久,转觉归心切。先把新词说。憔悴相容,怕伊相见离别。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书要三到

朱熹朱熹 〔宋代〕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 2023 孔孟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