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清代〕
明月几时有,人间何事无。倾城顾形影,壮士抚头颅。
方寸谁堪比,深宵我共孤。感君行乐处,分照及蓬庐。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初夏旅中五首
杨公远 〔宋代〕
吴姬曲 其五
王冕 〔元代〕
余门罗雀久矣今日池骨有鸥戏为小诗呈叔夏一
王阮 〔宋代〕
自赞三首
释明辩 〔宋代〕
夜坐听沅江水声二首 其二
王庭圭 〔宋代〕
水急滩高欲倒倾,来如万鼓绕山鸣。奔流更借洞庭阔,飞浪朝宗壮此声。
嘉平旦雪
陈起 〔宋代〕
题唐郑虔山居说听图
宋高宗 〔宋代〕
题陈景说诗稿后
陈鉴之 〔宋代〕
章钓仙吹铁笛善医眼与齿相说法尤高
姚勉 〔宋代〕
酹江月
张之翰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