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绂〔明代〕
高隐白云深复深,阶除晴昼亦生阴。山藏暝色迷归鹤,窗捲朝岚恐润琴。
忽尔去留那有迹,飘然舒卷绝无心。道人只自閒怡悦,俗客要来难便寻。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挽施州使君钟公
喻良能 〔宋代〕
秋晴
张嵲 〔宋代〕
见鹤吟
白玉蟾 〔宋代〕
寄题章氏起青楼
方岳 〔宋代〕
陶渊明醉石
项安世 〔宋代〕
依韵和登州推官张同年之梁山
祖无择 〔宋代〕
宴琼林(牡丹)
黄裳 〔宋代〕
过新蓬二岭
王迈 〔宋代〕
疾病
晁说之 〔宋代〕
寄张守仲思十首
陈造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