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翥〔宋代〕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江村村外有野水一湾就看秋色
茅元仪 〔明代〕
次韵孙小隐九日
赵文 〔宋代〕
用元晦定王台韵
张栻 〔宋代〕
寄一江薛梅坡
顾逢 〔宋代〕
游东郊以园林无俗情为韵得情字二首
冯时行 〔宋代〕
颂古十四首·双林入灭
释可湘 〔宋代〕
景修二十岁褒为乡举之首晚乃尉青田无不遇色
晁补之 〔宋代〕
七夕宴重咏牛女各为五韵诗
陈叔宝 〔南北朝〕
明月照高台,仙驾忽徘徊。雷徙闻车度,霞上见妆开。
房移看动马,斗转望斟杯。靥色随星去,髻影杂云来。
更觉今宵短,只遽日轮催。
琴鹤二诗送贾治安同知 其一
王冕 〔元代〕
偈颂八十七首
释慧开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