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魏了翁 魏了翁〔宋代〕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处处都是春色,人们还要到南山去寻觅。村村箫鼓声起,家家笛声吹奏,人们在正月初七这天祈祷麦子和春蚕的丰收。
祖孙三代互相扶掖而行,商人忙着生意,农人在忙着耕织,这些活动从古到今都是这样。如能领会做人的真理,天天都是“人日”。

注释
醉落魄:即“一斛珠”,词牌名,正体双调五十七字,仄韵。人日:指农历的正月初七。
苦:形容执著地追求。
箫、鼓、笛:乐器名,此用以形容节日歌舞之盛。
祈麦祈蚕:祈求农事丰收,麦、蚕代指诸多农事。
元正七:即农历的正月初七。
翁:父亲。
扶掖:指用手搀扶别人的胳膊,此指孙子搀扶祖父。
商行贾坐:商贾均指生意人,在古代的分界是行卖叫商,坐卖叫贾。
会得:懂得、领会到。▲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作者正月初七日约友人应懋之同往南山探春,此词即作者为记述他们途中所见所闻而作。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途中所见所闻,起写春色无边,点明时上,次写人们以极大的热情拥向南山觅春;下片紧承上片,继写沿途所见,并在结尾表达了自己的美好心愿,揭出作意。此词情由景出,论随情至,写得自然、得体。

  正月的时候正值应春,初阳发动,故词以代无边春色”起头。但是,就人之常情来说,尽管到处是春色,还是要去寻春、觅春的。次句的代苦”字表达出了人们这种寻觅春色的执着。词中的代南山”,大约指的是春光优美之处,也是作者邀请提刑官应懋之游春的目的地。代村村”三句,以及下片代翁前”两句,写的是农村代人日”这一天的热闹景象,是作者代觅”春所见,这也正是此词写作的一个重点。作者先大笔挥洒,用代箫鼓”、代笛”写节日歌舞之盛,用代村村”、代家家”极写范围包容之大,仅此一句,就将农村代人日”的风俗景象以及人们的欢乐情绪形象地渲染出来。代祈麦祈蚕”,点出代村村箫鼓家家笛”这项活动的目的。祈求农事丰收,这里虽举代麦”、代蚕”为诸多农事的代表,但在代人日”来说,农民马上可以接触到的一般来说,也就是麦与蚕了。这时,麦田泛出青绿之色,蚕在春天的气息里孵化,富于生机。对丰收的盼望与担忧,都同时在农民心头慢慢升起,他们要用这尽情的箫鼓和笛声表达他们心中的祈求。代来趁元正七”,这句是上片的结语,明确指出了特定时期季节性的内涵。

  下片代翁前”两句,转入具体的描绘。代翁前子后孙扶掖”,这正是代来趁元正七”的老老少少,子子孙孙。魏了翁是南宋著名理学家,他对长幼之序极为重视,这从代翁”、代子”、代孙”的排列顺序中可以看出来。代商行贾坐农耕织”,这一组活动,由商、贾、农三种行当的人物组成,而作者用代行”、代坐”、代耕织”三个词,点明了三种行当人物的特征,语言简了。在古代,商人们分为行商和坐商两种。代耕织”则为代农”的本业。当然,这里不一定实写代人日”所见,而是作者由人们的祈求而联想到的各种自食其力的人所从事的争取丰收、幸福的实践活动。但这三个动词,却描绘出了一片繁忙景象。从代箫鼓”至代耕织”,这五句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出了农村的欢乐景象,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作者将种种苦闷、烦忧,都排斥在画面之外了。这里简直是一片桃源乐土。在偏安的半壁河山之中毕竟还有这样一片乐土!但其中也不排斥寓含着作者的理想,这正是他所苦苦寻觅的代春色”,上片次句用代苦”与代觅”两个字,用意就在于此。词的末三句,是作者就此情此境所引发的感想,是此词的哲理所在,也正是作者的希望。代须知”是告诫语,作者要告诉人们:代人日”中的代人”的种种活动与期望,古往今来,概莫能外,代人”是向上的,都在追求着幸福与美好;但是,人们如果都懂得做人的道理,都象在代人日”里所意识到代人”的作用与追求,那就代日日是人日”了,也就不会只有在代人日”这一天才去追求祈祷了。显然,作者是在勉励人们追求不息生生不止。这也正是作者思想核心之一。他处理政务主张代内修”、代立本”、代厚伦”,正人心,化风俗;他所留驻的州县,皆代以化善俗为治”;使代上下同心一德,而后平居有所补益,缓急有所倚仗”(均见《宋史》本传),这就是他在此词中发挥议论的思想基础。

  从全词看,此词没有浮躁怪诞之气,写得古朴自然,平易真切,与农村风物极相贴合。▲

魏了翁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猜您喜欢

监州新定却寄并旧僚

张伯玉张伯玉 〔宋代〕

久从光禄长城戍,却到严陵旧钓滩。
休问簿书边报急,且听宅舍水声寒。
舟浮南渡云千里,睡起东窗日数竿。
寄语晋溪溪上月,楚天虽远一般看。

宣和甲辰岁开十日予欲束衣随淮水东下锦官常

释正觉释正觉 〔宋代〕

麓华联蕾破春红,惭愧无私造化功。
谁怕满头椿岁月,要听啼鸟说家风。

世情

释文珦释文珦 〔宋代〕

世情多反覆,衰荣难预卜。
本是昔时笑,翻成今日哭。
故乡无旧业,客身同草木。
纷纷轻薄儿,谁能顾幽独。
虽无禄资身,喜有山在目。
得失何足论,长歌倚修竹。

富春屠

释文珦释文珦 〔宋代〕

瓜桥路入屠山寺,山势蜿蜒似卧龙。
长者布金传几世,庆真垂迹在前峰。
连筒架壑寒泉洁,高阁凌空莫霭重。
八十老僧偏念古,向余慷慨说孙钟。

用帅初韵谢其寿我之意

陈著陈著 〔宋代〕

锦云忽把老瞳遮,寿语何为及我家。
怕说庚寅赋湘芷,漫书甲子谱陶花。
长途交鹜鼠为虎,孤迹偷生蛇放蟆。
人世到今何足问,桑榆况已日西斜。

有怀青城雾中道友

陆游陆游 〔宋代〕

雪谷孤松自郁然,纷纷朝菌但堪怜。
坐更拂石芥城劫,时说开皇龙汉年。
淡煮藜羹天送供,闲拖藤杖地行仙。
共看王室中兴後,更约长安一醉眠。

释晓聪释晓聪 〔宋代〕

大地雪漫漫,春风依旧寒。
说禅说道易,成佛成祖难。

虞美人 寄云中完颜公

耶律履耶律履 〔宋代〕

水收霜落云中早。群雁云中道。夜来明月过西山。料得水边石上不胜寒。

黄尘堆里人相看。未惯云林眼。当年曾说探崆峒。怕有黄庭消息寄西风。

大茅峰四绝句 其一

陆文圭陆文圭 〔元代〕

悬崖石磴刷苔青,空谷无仙鬼亦灵。闻说游人多好事,谁能扶直半山亭。

江馆

张掞张掞 〔宋代〕

黄叶孤村径路遥,时来幽客伴萧条。
一帘林影云生树,满屋江声雨送潮。
衲子说因征往世,邻翁触事话前朝。
此乡喜得离喧杂,自分从渔更学樵。
© 2023 孔孟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