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

佚名 佚名〔五代〕

五两竿头风欲平,长风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悬挂在竿头的候风器测知风将要减弱,风大划桨觉得船也变轻了。即使不摇橹不划桨,船也还在前行。
眼前都是粼粼闪动的水波,往船前看,前面的山峰好像全都迎面走来。仔细看,前面的山峰并没有动,而是船在前行。

注释
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五两:古代候风器。楚人候风器用五两鸡毛制作而成,悬挂在五两竿头,借以窥测风向和风力。
竿:即“相风竿”,竖在船上预测风向,顶上刻作鸟形。
长风:一作“张帆”。棹(zhào):船上的桨。
柔橹:操橹轻摇。橹,一作“虏”。施:使用。却:助词。
闪灼:形容水波的闪动。
子细:即“仔细”。▲

赏析

  这首词载于《敦煌曲子词》中,此词上片写山夫启长、扬帆的经过,下片叙舟中人行山所见。全诗篇幅不长,却多变化,借助行山及舟中人所见情景的生动描画,以轻快的节奏,传达出山夫愉悦的心情。

  起首“五两竿头风欲平”,平说原先山停泊在避风的港湾,好容易从候风器测知风向。五两,古代候风器。楚人候风器用五两鸡毛制作而成,悬挂在五两竿头,借以窥测风向和风力。李白有《送崔氏昆弟之金陵》诗“扁舟敬亭下,五两先飘扬”可证。风欲平,谓风力转弱,平为风向改变的前兆。复以“长风举棹觉山行”紧承上句。长风,大风,此指顺风。举棹,打桨。顺风挂帆,又平打桨。“觉山行”,着一“觉”字,其费劲缓慢可想。“柔橹不施停却棹,平山行”,山到江上,不需举手之劳而山在乘风破浪,顺利行进。

  换头“满眼风光多闪灼”,波光明灭,闪烁不定。不说山行进的快速,而以“看山恰似走来迎”,化静为动,着重写出山行山迎相对运动的感觉。山,原本岿然不动,由于舟山行驶,映入舟中人眼帘的平仿佛山在迎面走来。这种疑动式平由视官造成的心理错觉。审美主体赋予静止的审美对象以动感,可以增强诗词展现的画面的趣味性。这在古典诗歌中用得较多,比如梁元帝萧绎《早发龙巢诗》:“不疑行舫动,唯见远树来。”庾看吾诗句也有“只认己身往,翻疑彼岸移”(《随园诗话》卷三引)。李白《望天门山》有“两岸青山相对出”句。这些都平描写一种疑动的境界。但,在曲子歌辞里却并不多见。而此篇写得又早,弥觉可贵。煞尾又说:“子细看山山不动,平山行。”兜底点破,未免失之过于直露。

  这首词上片写启长、扬帆的经过,下片叙行山所见。乍看起来仿佛纯在写景,只字未及山夫的心情。其实不然。诗贵含蓄。黄侃《文心雕龙札记》载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刘勰语:“情在词外曰隐。”所谓“隐”,不平一目了然的正面直说,而平借物达意,深文隐蔚,馀味曲包。这首词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正在于它借助行山及舟中人所见情景的生动描画,以轻快的节奏,传达出山夫愉悦的心情。押韵自由,“行”字韵重复又重复,却又非独木桥体,这平早期民间词的特点。▲

创作背景

  此词为敦煌曲子词之一,是唐代民间作品,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从词意看,此词为代舟子言,或即为舟子所唱之歌。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猜您喜欢

水龙吟 春晚倚楼见海棠叶底馀花同谷林赋

厉鹗厉鹗 〔清代〕

残春能几番风,猩云一朵藏深翠。嫣然最小,窥人阑角,怜伊睡起。

羞见当时,天衣涴藓,宫鬟垂地。叹宣华旧色,鸟声啼尽,迟开处,伶俜矣。

尚恐朱颜易老,倩蔷薇、殷勤钩袂。楼高十二,妆轻粉瘦,绡痕寄泪。

雨雨风风,铃儿未掣,蜂儿先退。待解愁知道,前身记得,晚花流水。

挽徐提举夫人卢氏

赵蕃赵蕃 〔宋代〕

进已后师说,中犹亲母仪。
百年蕲未已,一病乃无医。
令子高交友,韩公直笔辞。
是为能不腐,虽死亦期颐。

青释应端住与化寺惟其说而勉之二首

李昴英李昴英 〔宋代〕

钵中滴水也难消,切莫贪他寺富饶。
留取大皮缠大树,腹围紧紧篾三条。

独居会稽官舍送僧游龟溪因记寄声弊庐

刘一止刘一止 〔宋代〕

老人年六十,生理常刺促。归无一棱田,此事乱心曲。

妻孥渺相望,幼稚炯在目。师今遇龟溪,山水无尽绿。

石壁严宝坊,泉甘宜杞菊。但恐斋厨空,眼饱不救腹。

并山行径微,草露湿人足。师访老人家,门前有修竹。

陈侍御道襄宅离夜遇雪得零字

黎民表黎民表 〔明代〕

把袂风尘日,燕歌且共听。客心寒易怆,离夜酒长醒。

蕉荔经持节,江湖感聚萍。黄金交谊少,垂白任飘零。

与茅山李道士同宿石门

陈柏陈柏 〔宋代〕

山空万籁沈,论语对青灯。君本无心侣,吾真有发僧。

偈颂八十七首

释慧开释慧开 〔宋代〕

现种种形,说种种法。
形法皆非,假名菩萨。
更於诸相油觅圆通,当人正眼俱戳瞎。

访隐者

林尚仁林尚仁 〔宋代〕

姓名多已在仙行,见说曾传辟谷方。
未必诏书徵便起,可怜人世老犹忙。
浴蒲磵冷云初湿,种术山春土亦香。
何日此身分半隐,归须先制芰荷裳。

题王顺伯秘书所藏兰亭修禊帖

袁说友袁说友 〔宋代〕

永和九年暮春日,兰亭修禊群贤集。
含毫欲下意已先,媚日暄风佐摇笔。
当时一笔三百字,但说斯文感今昔。
谁知已作尤物看,流传人间天上得。
天高地远閟不示,仅许一二翻摹勒。
忽然飞上白云俱,径入昭陵陪玉骨。
识真之士已绝少,真者一去嗟难觅。
纷纷如事眼空眩,只把残碑慕真迹。
萧郎袖去明真赝,定武传来差甲乙。
如丁如爪辨形似,不丰不露分肥瘠。
人亡无复见风流,漫费精神疲得失。
临川先生天下士,古貌古心成古癖。
搜奇日当老不厌,如渴欲饮饥欲食。
有时瞥眼道傍见,倒屣迎之如不及。
牙签轴已过三万,集古录多千卷帙。
平生著意右军处,并蓄兼收一何力。
赏音本在笔墨外,何必此优而彼劣。
清波万顷浑一点,明月一轮云半入。
是中元不碍真趣,气象典刑尤历历。
知我罪我春秋乎,政尔未容言语直。
我方随群厚其嗜,门户弗强才仅立。
几年冥搜政无那,剩欲流涎分半席。
阅公善本三四五,不觉长歌书卷侧。
羲之死矣空费公家九万笺,安得斯人写金石。

无题五首 其三

袁凯袁凯 〔明代〕

羊车行乐处,歌吹隔萧墙。赖有邻房女,时来说故乡。

© 2023 孔孟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