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跳出风花套。领了烟波教。名枉劳。利枉劳。总被鸥儿笑。愁可抛。
恨可抛。过去因缘难找。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双驭图
张羽 〔明代〕
拟岘亭诗
马之纯 〔宋代〕
谢东粹包宏父三首癸卯夏
戴复古 〔宋代〕
句
锡九龄 〔宋代〕
来日苦短黄子邕同赋 其一
刘炳 〔明代〕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人生如朝露,不如啸歌置酒临高堂。
春风不到九泉下,盛年一去难再芳,老行及之徒悲伤。
西江月 赠善友
李道纯 〔元代〕
西江月·忆昔钱塘话别
佚名 〔宋代〕
送王季和文知施州二首
林表民 〔宋代〕
樽前吟呈宋白小著
田锡 〔宋代〕
答括士李同二首
刘克庄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