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北史》·冯熙传 原文
冯熙字晋国,长乐信都人,文明太后的兄长。祖父冯弘,位至北燕王。太武平定辽海,冯熙的父亲冯郎迁到内地,官至秦州、雍州二州刺史,爵辽西郡公,因罪被杀。文明太后临朝执政,追赠假黄钺,享祭太宰,赠爵燕宣王,在长安建立庙宇。
冯熙生在长安,由姚氏魏母养育。因为叔父乐陵公冯邈在战争中归附蠕蠕,魏母就携带冯熙逃避到氐、羌两部落中抚养,十二岁时,冯熙就喜欢骑马射箭,勇敢有才干,氐、羌两部落的人都归附他。魏母讨厌冯熙这样,就带他回长安,开始到博士那里学习求问。跟着老师学习《孝经》、《论语》,喜好阴阳和兵法之事。长大后,游历华阴和河东二郡之间。生性爱好广泛,不拘泥小的礼节,不论官员百姓,来就结交。
冯熙的姑姑先进入宫廷,任太武左昭仪。妹妹是文成皇帝之后,就是文明太后。她们派人外出访求,知道了冯熙在哪里,就征召入京,授冠军将军之职,赐爵肥如侯,娶景穆皇帝之女博陵长公主,任驸马都尉。出京任定州刺史,晋封爵位为昌黎王。献文皇帝即位,冯熙为太傅,多次任内都大官。孝文皇帝即位,文明太后临朝执政,孝文皇帝顺应太后的旨意,任冯熙为侍中、太师、中书监,兼领秘书事。冯熙因频繁地任太师、太傅之职,又因中宫所得的宠幸,令众人感到惊骇,自己心中不安,请求改任外职。文明太后也认为这样做较好,就任命为都督、洛州刺史,侍中、太师之职仍如原来。
洛阳虽然经历了战乱,而原有的《三字石经》依然还在,到冯熙和常伯夫相继任洛州刺史时,毁坏用于不同的地方,《三字石经》毁坏得很厉害。冯熙治理政事不能仁德宽厚,而是相信佛理。自己拿出家中的钱财,在各州镇建立佛塔和僧徒居住之所,共计七十二处。抄写二十六部佛经,请来有名德的僧人,每天给他讲说,精诚辛勤,不知疲倦,所费的资财也是无法计算。修造的佛塔佛寺大都在高山秀阜之上,伤害了百姓和耕牛。有的僧人劝阻冯熙,冯熙说:“建成之后,人们看见的只是佛塔佛寺,怎么知道伤害了百姓和耕牛呢!”其中北芒寺的碑文,是中书侍郎贾元寿撰写的。孝文皇帝多次登上北芒寺,亲自阅读碑文,称赞是好文章。冯熙任洛州刺史,顺便取人家的子女做奴婢,有容貌姿色的女子,就纳为小妾,生有几十个子女,人称其贪婪纵欲。
后来,授职内都大官,太师之职依旧。冯熙侍奉魏母孝顺恭谨,像侍奉亲生母亲一样。魏母死,冯熙披头散发,光着脚,三天滴水不沾。诏令冯熙不用穿孝服,冯熙上表请求按赵氏孤儿之例,孝文皇帝因冯熙之情难以强求,听任他服重丧,至期而止。后来因惯例降低爵位,改封京兆郡公。
孝文皇帝娶冯熙之女为皇后,说:“《白武通》云:帝王不用为臣子的,有三种情况。妻之父母,就是所说的一种情况。这说的是供奉承继宗庙,不想强迫个人之情。然而,我们载入《春秋》,却没有臣子能够从以往的文册中加以证实。既已允许整个体例中的一种,因而开启至尊的敬仰。等到皇后匹配皇帝,后宫之政既已设置,没有报知有司,陈述这种仪式。可诏令太师停止称臣,而顺从礼仪。”又刻写书中礼仪交付宫外。孝文皇帝前后娶冯熙的三个女儿,两个立为皇后,一个为左昭仪。因此,冯姓的宠贵更加丰隆,赏赐的财物累计起来有很多万。孝文皇帝每每诏令冯熙上书不称臣,入朝不参拜,冯熙上书仍如原来。
冯熙后来患有疾病,卧床长达四年,诏令派人监候问视,使者不绝于途,皇帝车驾也多次临幸。准备迁往洛阳时,孝文皇帝与冯熙告别,见冯熙病得很厉害,痛哭流涕,秘密命令宕昌公王遇说:“太师万一病故,即可监护丧事。”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冯熙死于代。孝文帝在淮南,留台上表奏知,回到徐州,就举行丧礼,为冯熙服孝。诏令有司预先举办丧事礼仪,并打开魏京的坟墓,令和公主的灵枢,一同送往伊洛。凡是营造运送所需财物,都是由国家置办。又敕令代地供给纟采帛,前后计有六千匹,供丧事用。皇后到代都去哭灵,太子元恂也到代都哭祭。将要安葬时,追赠假黄钺、侍中,都督十州诸军事、大司马、太尉、冀州刺史,加赠黄屋、左纛,备九锡、前后部羽葆鼓吹,都按晋太宰、安平献王的先例。有司奏请谥号,诏令说:“可以威风强盛恢宏远大称为武,就把武奉送给公作谥号。”灵柩到了洛阳七里涧,孝文帝服丧前往迎接灵柩,拦住灵柩,悲恸而祭拜。安葬那天,孝文帝送葬到安葬之处,亲自撰写墓志铭。